罩囊预充气和喉外部提升——,一种有别于传统喉罩置入方法的操作对术后咽喉部并发症的影响
1
喉罩作为一种通气工具在临床麻醉中的优势有目共睹,但在临床应用中也有相应并发症的报道。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咽痛,其次为咽喉粘膜损伤、颅神经损伤、发音困难和吞咽困难。
除了标准置入手法(抽空套囊,润滑后手指导引沿硬腭置入)外,有报道套囊预充气置入法能够减少气道创伤的发生率。而麻醉诱导后,气道结构后塌,增加了喉罩置入的难度(Fig1)。作者提出了外部提升喉部减少喉罩置入阻力的方法,即ELL-PIC (external larynx lift with pre-inflated cuff) 法(Fig2),指的是插入预充气的LMA遇到阻力时,用一只手的拇指和中指分别置于喉的两侧,把喉部向正上方提拉,直到插入时阻力消失。
作者认为ELL-PIC法可以调整咽喉轴线,从而避免喉罩尖端进入喉入口时对喉部结构产生创伤。为验证此观点,设计了如下的随机对照试验。
Fig1 a.麻醉诱导后,食管入口(白色箭头所示)被喉部结构阻塞
b.外部力量提升喉部后,食管入口(白色箭头所示)可见
Fig2 图示ELL-PIC (external larynx lift with pre-inflated cuff) 法
2
比较以下三种喉罩置入方式的咽喉部并发症发生率:套囊抽气,套囊预充气,ELL-PIC法。
3
450名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8-90岁,ASA I-III级,没有使用喉罩禁忌症。
4
患者被随机分成三组
G1组 套囊抽气组,根据LMA厂家建议,置入喉罩前完全抽尽套囊内气体;
G2组 套囊预充气组,置入喉罩时,保留套囊内出厂时留有的气体;
G3组 套囊预充气+外部咽部提升组,保留套囊内出厂时留有的气体,外加外部喉部提升。
5
喉罩置入次数,置入时间,喉罩保留时间,套囊压力,气道吸引,咽喉部并发症(咽痛、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喉罩拔除后是否存在血迹。
6
450名患者参与实验,最终441名患者完成了研究。
三组间喉罩置入次数、置入时间、喉罩保留时间、套囊压力、气道吸引、咽喉部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咽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严重程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喉罩上血迹的发生率,G3 (8%) 明显低于G1(18%)和G2 (17%)。
出现咽喉并发症的患者经历了更多的置入次数、更高的套囊压力和更长的喉罩保留时间,也更多见喉罩上血迹。
7
ELL-PIC手法降低了拔除喉罩时出现血迹的发生率,提示该手法可能减少了置入喉罩时对咽喉结构的创伤。而且ELL-PIC手法不增加喉罩置入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LMA置入手法的选择之一。
合规既生命!
Copyright © 2009-2020 huanxi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沪ICP备10211914号 沪公安网备: 31019002000128
电子营业执照: 91310116550009229L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沪)-非经营性-2019-0011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沪宝食药监械经营许20210134号 沪宝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016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341688 浙械广审(文)第260817-00667号
知识产权侵权投诉: 寰熙不生产医疗产品,所有产品均来自于各产品的生产厂商、代理商、经销商,如有侵权请联系:400-034-168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