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上海气道管理技能大赛之声门上气道工具(SGA)训练营纪实
2017年11月18日,由上海市医学会麻醉专科委员会气道管理学组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麻醉科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上海气道管理技能大赛”之“声门上气道工具训练营”在田州路美敦力临床培训中心圆满举行。
会场全景
培训当日,冷空气降临申城,然而并没有阻挡麻醉医生们交流学习的热情,早晨八点,培训如期开始。声门上气道工具种类繁多,各具特点。本次训练营的主旨是期望能够集声门上气道工具之大成,使学员赛后对使用该类气道工具得心应手。
本次训练营分授课和竞赛两大板块进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麻醉科(以下简称“我科”)的蔡一榕副主任为大家带来了精练的开场讲课——“声门上气道工具介绍”。她剖析了声门上气道工具的设计原理、应用特点,并智慧性地将品种繁多的工具总结出了五大要素,令人豁然开朗。
蔡一榕副主任介绍声门上气道的开场讲课
随后,我科夏俊明、魏玮、倪文文、李杰和秦敏菊五位医生分别就“单管喉罩”、“双管喉罩”、“免充气喉罩”、“可视喉罩”和“非喉罩类SGA”的特点和置入方法进行了具体的讲解。
夏俊明医生讲解单管喉罩
魏玮医生讲解双管喉罩
倪文文医生讲解免充气喉罩
李杰医生讲解可视喉罩
秦敏菊医生介绍非喉罩类SGA
有了对声门上气道从宏观到具象的认识之后,接下来的讲课内容是临床应用。张旭医生讲解了可弯曲喉罩在五官科手术中的应用,总结了我科的临床实践经验,并且引经据典,令人信服。
张旭医生讲解可弯曲喉罩在五官科手术中的应用
来自东方肝胆医院的吴飞翔教授为大家带来了SLIPA喉罩的临床应用经验,作为第一款无罩囊的声门上通气道,SLIPA喉罩设计精妙,可以存留50ml返流液体,吴教授通过视频生动呈现了SLIPA喉罩如何实现存留返流液体的功能。
吴飞翔教授介绍SLIPA喉罩
湖南省肿瘤医院的董长生教授介绍的是喉罩界新秀Baska Mask,这款被称为“全球唯一的‘第三代’喉罩”因其颠覆性的改进设计和全新的概念引人瞩目。董教授分享了其团队200多例的应用经验,并提出了关于如何改进临床实践和培训年轻医生的思考,就像Baska喉罩的中文名“探索者”一样,董教授希望年轻的麻醉医生们都能成为新型气道工具研发和使用的“探索者”。
董长生教授介绍Baska Mask
此后,李卫星医生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实践,详述了经喉罩插管的要点;谭放医生从解剖特点、操作要领到临床管理,阐述了喉罩在婴幼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李卫星医生详述喉罩插管要点
谭放医生阐述喉罩在婴幼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短暂的午餐和休息之后,讲课继续进行。徐睿医生通过大量的文章检索,结合自己的临床观察随访,总结了声门上气道工具的并发症及原因分析,正如主持人汪鼎鼎医生所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最后一节课,由贾继娥医生为大家讲述“喉罩应用的临床管理策略”,一一破解了可能存在的认识误区,给部分还缺乏使用经验的受训者使用声门上气道工具建立了信心。
徐睿医生总结声门上气道工具的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贾继娥医生讲解喉罩应用的临床管理策略
讲课的最后,由上海麻醉专委会气道管理学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麻醉科的李文献主任为大家带来“如何成为喉罩使用高手”的授课。这篇据悉构思于万里高空中的演讲果然有如醍醐灌顶:如何成为高手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思想问题、方法问题和认识问题。李主任的话发人深省:“相对于SGA,气管插管是一个与病人疾病治疗无关的创伤性操作,当SGA作为安全的气道管理工具得到专业认可时,麻醉医生没有理由拒绝其合理应用。”
李文献主任传授宝贵经验
相信学员们是第一次这么密集地接受一整场完全是围绕声门上气道工具这一近三十年来麻醉学最重要的气道工具培训。“鸡肉”、“鸡汤”和“鸡血”轮番进补之后,主办方还安排了“彩蛋”——一场趣味知识竞赛。因为声门上气道工具的一大优势就是操作简单,学习曲线陡峭,所以本次训练营的比赛部分不再采取以往的气道工具操作比拼模式,而是选择了形式新颖的知识竞赛,题目皆与声门上气道工具相关,由讲者们分别就自己所讲的内容出题,形成题库。
第一轮比赛采用手机扫码答题,从20位学员中决出10位进入第二轮。第二轮比赛采用抢答器抢答,得分最高的四位选手角逐冠、亚、季军。进入抢答环节后,专业的医学题目遇到活泼的比赛形式,全场气氛紧张又欢乐,连位于观众席上的专家和讲者们都跃跃欲试。随后的决赛阶段,更是采用了只有在电视节目中才看得到的专业比赛模式,我们戏称之为“五子棋”答题法,选手不但需要自己答对题,还需要在翻牌选题的时候堵住对手的棋路,因为答对的题目最先连四点为一条直线才能取胜。最后实力与运气俱佳的获奖者分别是:冠军,来自于胸科医院的蒋琦亮医生;亚军,来自于仁济医院的范逸辰医生;季军,来自于仁济医院的石潇医生和来自于鄞州人民医院的黄丽君医生。
竞赛现场---主持人汪鼎鼎医生与选手
别开生面的“五子棋答题法”
主办方与获奖者合影
扁鹊曾云:“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在气道管理水平提高,工具选择众多的当下,面对气道管理,医生们不再“病道少”。正如李主任所说:“喉罩等SGA工具对于现代麻醉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选择,主动学习和应用而不是以自己不熟悉、不会、不敢、没把握等等作为拒绝使用的借口,这应该是一个追求进取的麻醉医生当下的职业精神体现。”这也是本次举办气道培训的初衷所在。
一场构思新颖、全场干货的培训结束了。在场的受训者发表了感言,纷纷表达各自的收获。讲者徐睿更是用心写下了她的参与体会:
秋意浓 叶金黄
众人聚焦声门上
道由来 授短长
指点迷津交流忙
品实物 鉴用场
气道学组传书香
竟所学 问所惘
喉罩专家指方向
盼来昔 聚卿将
共赴盛会尽欢畅
大会合影
合规既生命!
Copyright © 2009-2020 huanxi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沪ICP备10211914号 沪公安网备: 31019002000128
电子营业执照: 91310116550009229L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沪)-非经营性-2019-0011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沪宝食药监械经营许20210134号 沪宝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016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341688 浙械广审(文)第260817-00667号
知识产权侵权投诉: 寰熙不生产医疗产品,所有产品均来自于各产品的生产厂商、代理商、经销商,如有侵权请联系:400-034-168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