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更新长文啦,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小编代表上海气道的诸位编者,先给各位拜个早年!今天给大家带来的的是霍普金斯医院关于发生在手术室外的困难气道的处理心得,要知道,困难气道可是我们麻醉医生永远避不开的难题,手术室外的的困难气道处理起来就更加棘手了。那么国际顶级医院会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一起跟着小编往下看吧。
困难气道是麻醉医生最头疼的急症之一,它会大幅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以美国马里兰州的医院为例,2005~2008年共发生了44例不良气道事件,最后结局要么是缺氧性脑损伤要么死亡,其医疗赔偿最高达8 500 000美元。而发生在手术室外的困难气道更具有挑战性,其插管困难的发生率高达9~12%。在2005~2008年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不良气道事件发生地点都在手术室外。那么像霍普金斯这样的国际顶级医院在处理困难气道方面有什么高招呢?本文以发表于2015年7月的一篇文献为视角,借鉴学习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成立的困难气道应答小组(Difficult Airway Response Team, DART)的实践经验,希望大家在手术室外急诊层面提高全院紧急气道处理成功率方面有所启迪。 2008年困难气道应答小组(DART)项目成立,主要成员由麻醉科医生、耳鼻喉-头颈外科医生、普外科医生和急诊科医生、医疗安全委员会专职成员这五个部门人员构成。其他小组成员还包括:风险评估员、工程师、病人安全管理员、临床协调员、呼吸治疗师、设备专家和护士。该项目每年开销约为540 000美金,主要用于员工工资、DART车的维护和教育支出。 DART项目有三个核心内容:操作流程、安全措施和教育培训。下面将简单介绍这三个核心内容的具体情况。 操作流程——随着DART项目的开展,医院投资了约440 000美金在手术室外配置了14辆DART车,并有选择地放置在DART事件高发地,每年也会根据反馈结果重新调整DART车的位置。这些DART车有3层平整的台面,且不含抽屉,保证各种插管工具和外科器械能即拿即用。DART车侧面加装了纤支镜储藏盒,车外覆盖了专门定制的包布以确保无菌。护士会每天核对DART车的目录清单并及时补货。设备专家每周花费90分钟时间检查DART车内设备,同时24小时备班。主治医师层面共计约有30位麻醉科医生、6位耳鼻喉科医生、5位创伤外科医生和4位急诊科医生参与,另外还有上述四个科室的高年资住院医生参加24h值班。任何时间出现紧急困难气道时,上述四个科室的每科至少一位高年资住院医生,以及总数超过2位(少于4位)的主治医生要求立即到场。当一位患者需要紧急气道处理时,传统的应答小组会在5min内首先响应,如果应答小组成员发现:(1)患者为已标记的困难气道(带有蓝色标记手腕带和相关病历记录);(2)使用标准插管技术失败,立即启动呼叫DART小组,而DART小组成员和DART工具车必须10min内到位。除此之外,患者也会在电子病例上被标识为困难气道,同时接收到困难气道相关的宣教材料。 安全措施——采取以下措施保障DART项目的安全性:(1)利用网络电子系统记录DART小组工作;收集患者个人信息,困难气道事件的细节描述(临床组员的表现,应答时间,设备技术使用情况)。DART事件登记后,会自动生成一份电子报告并通过院内邮件发送给小组成员和DART纠察委员会,该委员会根据这些信息在24h内总结并反馈给当事医生可能出现的患者安全或流程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2)利用实地模拟训练来发现和弥补紧急气道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分别在外科重症监护室、妇产科、住院部、术后重症监护室和急诊监护室五个部门进行实地模拟训练。(3)每季度召开多学科DART病例回顾会议。 教育培训——五年内每季度都为麻醉重症监护科、耳鼻喉头颈外科、普外科、急诊科的住院医生和专科医生提供多学科困难气道课程。为期一天的课程中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复杂气道处理、模拟训练、人体模型及猪气管模型上的技能培训、团队协作和配合。所有高年资住院医生和专科医生都会参与这项课程,在模拟中心,受训者会被分成多个小组,来演绎高度逼真的困难气道病例处理事件。 从2008年7月到2013年6月霍普金斯医院共有4 738例紧急气道呼叫,DART小组成功处理了360例(8%)成人困难气道。360个病例中6%需要紧急建立外科气道,17%可转运至手术室内做最后气道处理。这5年内均未发生气道处理相关的死亡、误操作或其他终末期事件(而实施DART前的2005~2008年间有44例或死或残的同类事件,大都进行了高额赔偿)。经过5年DART的实施,霍普金斯医院做出了以下改进:重新布置了急诊传呼系统,策略性安排DART车到风险高发区,为DART车配备合适的工具,制定合适的气道方案,形成主治医生24h值班制度,每日回顾总结DART事件。
合规既生命!
Copyright © 2009-2020 huanxi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沪ICP备10211914号 沪公安网备: 31019002000128
电子营业执照: 91310116550009229L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沪)-非经营性-2019-0011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沪宝食药监械经营许20210134号 沪宝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016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341688 浙械广审(文)第260817-00667号
知识产权侵权投诉: 寰熙不生产医疗产品,所有产品均来自于各产品的生产厂商、代理商、经销商,如有侵权请联系:400-034-168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