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上周起,公众号陆续刊登暑假特辑——来自儿童等候区麻醉护士的小儿镇静周记,分享他们身边可爱的孩子们的故事。
7月22~26日 上海发布黄色高温预警
本周全麻手术患者共271例,其中12岁以下手术患儿125例,占总数的46.1%,其中包括2岁以下患儿8例、0-6岁42例、7-12岁75例;经评估后有66例患儿给予了术前镇静,其中咪达唑仑静推56例;右美托咪定滴鼻8例;口服咪达唑仑2例,无不良反应发生。
这周想和大家分享的镇静小故事是一名6岁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的男孩,小患儿入儿童等候区是抱着妈妈哭着进来的,能从紧握的小手感觉到患儿对于未知的一切极度恐惧,一直不停哭泣大叫。
在之后与妈妈沟通中了解到患儿平时打针抽血很闹。昨天抽血几个大人按着才抽好的,初步了解到患儿平日的配合度加上此时患儿情绪也不稳定,决定暂时不开放静脉。
“宝贝,你叫什么名字啊?什么时候开始没有喝水了?现在渴不渴啊?”
小男孩警觉地点点头。
“我们先不用打针,阿姨给你喝一点点糖水,要不要?”
小男孩看看妈妈,犹豫地点了头。
安抚患儿情绪后我给予了咪达唑仑0.5mg/kg口服(总量不超过15mg),给药后为了分散患儿注意力,我拿了本故事书给患儿看。为了让患儿等候期间更加放松心情我们等候区也增加了一块读书角,这些书都是我们科同事捐赠的。
等药物渐渐起效后患儿情绪也慢慢稳定下来,给药20分钟后患儿出现憨笑、困倦等反应,我问他,
“弟弟,告诉阿姨,你上幼儿园了吗?中班还是大班?”
“过完暑假,我就要去大班了。”
“最喜欢哪个老师呀?”
“我们男孩子都喜欢壮壮老师,因为,我们幼儿园只有他一个是男老师,他打篮球很酷的。”
“壮壮老师是不是特别帅,特别勇敢,我们要不要像他一样厉害?”
小朋友憨憨地对着我笑。
在和小朋友愉快地交流之后,我尝试进入主题,“等会我们要打个针,你要很勇敢哦,我会告诉壮壮老师,你今天表现特别棒,回去让他教你打很酷的篮球,好不好。”
“恩,那疼的话,阿姨,我不哭,能就叫一下吗?”
“可以,但是你要配合阿姨尽量不要动哦。”
之后的过程跟预想中一样,患儿非常配合地完成了静脉开放,分离时也十分顺利,平车推入手术室。妈妈对儿子突然改变的表现和我们对孩子的耐心和爱非常满意。
这是例从入室哭泣无法顺利开放静脉到口服镇静药物后,配合开放静脉顺利分离的病例。
暑假已经过了一半,我院小儿全麻手术量也在稳步增长中,经过这一段时间镇静工作的开展,我最大的感受是面对这么多小患儿首先我们要了解不同年龄段患儿性格的特点,0-3岁患儿想要开放静脉一般无法顺利沟通无法开放静脉时,此时镇静药物就显得特别重要,给药后平稳开放静脉减少了哭闹也减少了气道分泌物;4-12之间的患儿,一般能沟通能理解,大部分安抚下都能顺利开放静脉,还有一部分就像上面的病例患儿入室哭泣,无法沟通情绪失控,这时镇静药物就变的很重要,我们要理解患儿的哭闹是源于他们的恐惧,有的时候我们语言安抚作用不明显时药物镇静后往往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为了更好地跟孩子们交朋友,李主任也专门给我们买了几本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儿童心理学的书籍,只有了解不同年段孩子的心理特点才能更好的缓解他们的焦虑,更好的开展接下来的各项工作。
日记的作者,我们的小培,到科室还不到两年,在新院开张以后大部分时间接受科室安排负责术前镇静工作,每天从几个、十几个到现在暑期的经常三十几个,从早上八点前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一、两点后,不停地安抚、打针、再帮助麻醉医生送孩子入手术室诱导,我们的医生越来越依赖这个工作起来一脸投入的姑娘。从2018年11月6日开始在我的要求下发工作日记,作为我了解科室工作的常规之一。现在我的邮箱里一共有189封,记录着她每天工作的点滴。我一直想以一种方式展现一下她每日平凡而对每个接受麻醉的孩子无比重要的工作,今天这篇周记算是其中的愿望落地之一。也以此感谢科室坚持将“无哭声手术室”作为每日常规工作落实的麻醉护士团队以及其他为此目标不懈努力的全体同事!
——小李留
2019.7.25
合规既生命!
Copyright © 2009-2020 huanxi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沪ICP备10211914号-2 沪公安网备: 31019002000128
电子营业执照: 91310116550009229L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沪)-非经营性-2019-0011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沪宝食药监械经营许20210134号 沪宝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016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341688 浙械广审(文)第260817-00667号
知识产权侵权投诉: 寰熙不生产医疗产品,所有产品均来自于各产品的生产厂商、代理商、经销商,如有侵权请联系:400-034-168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