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感传学说本学说以中医经络学说为依据,梅花针作用原理其核心就是经络学说中的“十二皮部”。本疗法治病的重点刺激部位在于皮肤的“十二皮部”,通过刺激“十二皮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因为“十二皮部”是脏腑所属的十二经脉在皮表的粗线条投影区,也是十二经脉在皮肤的分区和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发所在。梅花针通过对皮肤刺激(应刺部位),针感可随着刺激部位的不同而驱动和促使相应区域的经脉之气循行,使针感传至希望达到的脏腑、筋肉、关节等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获得定向性的调节经络气血以及内脏功能等的治疗作用,以治病防病。
神经反射学说根据苏联巴甫洛夫学说,梅花针作用原理人体中的一切器官和组织,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和指挥之下发挥其功能,并保持其完整统一性的。神经中枢功能损害或紊乱时,便会引起其支配部位的病变,造成了身体的疾病。治疗时是通过刺激神经中枢,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反射。其反射是机体内外的各种因子刺激神经感受器而产生兴奋现象,并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直到中枢。经过中枢的联系,又沿着另外的传导路线,直达所影响的器官,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因为通过针刺形成的“痛感反射弧”,可以使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或抑制的各种调节反应,进而影响体液、内分泌、免疫等系统,上述系统也产生一系列的相应反应。最终使人体产生局部或整体的良性调节效应,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孙氏因理相关学说孙惠卿认为,“刺激广大末梢神经网。梅花针作用原理自能使许多神经元兴奋运动,交互反射,不论内外、远近都能策应照顾,以发挥各器官、各内脏的功能。增加血液中酵素、肾上腺素,以抵抗各种疾病。所以用本疗法治病,可以不用药物也能得到刺激因素的补益作用,常获得不可思议的治疗效果。通过皮肤刺激的治疗作用,以调节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使其平衡发展、互相照顾。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且有益无害。” 这种因理相关论,概括起来,其治病作用和原理有三个要点:一是在“生理上”,以刺痛的驱使力,以抗痛的抵抗力,锻炼、增强人体生理功能,解除疾病,保持健康。二是在“病理上”,要着限于“接通”。疾病产生于人体局部与整体脱节或不协调,“接通”了、协调了,疾病就治好了。三是在“标本”关系上,“治本可除标,治标可以固本” 。
合规既生命!
Copyright © 2009-2020 huanxi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沪ICP备10211914号 沪公安网备: 31019002000128
电子营业执照: 91310116550009229L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沪)-非经营性-2019-0011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沪宝食药监械经营许20210134号 沪宝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016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341688 浙械广审(文)第260817-00667号
知识产权侵权投诉: 寰熙不生产医疗产品,所有产品均来自于各产品的生产厂商、代理商、经销商,如有侵权请联系:400-034-1688,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